欢迎访问beplay体育中心官网!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三伏灸
发布时间:
2025-06-30
来源: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此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冬病”指的是那些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比如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鼻炎、老寒腿、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痛经、怕冷畏寒等。这些疾病的根源往往在于体内阳气不足(阳虚)或寒气内伏。“夏治”则是利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的有利时机,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去驱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从而调整阴阳,有效减轻冬季病发的症状和病情,亦能达到防病治病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功效。
三伏贴和三伏灸是传统中医“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疗法。
适宜人群
- 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等;
- 骨科疾病者:如患有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 消化系统疾病者:如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寒、消化不良等;
- 儿科疾病者:如小儿厌食、反复积食、营养不良、泄泻、便秘、腹痛、体虚易感、脾胃虚弱等;
- 妇科疾病者:如痛经、月经不调、女性不孕、习惯性流产、慢性盆腔炎、产后病、手脚冰凉、宫寒体虚等;
- 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症平素畏寒乏力、关节肌肉冷痛、肥胖等病症等。
不适宜人群
- 年龄在1岁以下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儿童;儿童长水痘、出疹子的不宜敷贴。
- 有心脏起搏器、肺结核、肺癌咯血的成人患者禁用。
- 局部有皮肤破损者,发热、急性咳喘、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人,瘢痕体质,高过敏体质者、患感染性疾病、贴敷部位皮肤有溃疡、创伤者忌用。
- 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月经期不宜敷贴,如有感冒发烧的暂缓贴敷。
三伏贴时间
伏前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加强伏8月19日-8月28日
“三伏贴”注意事项
- 贴敷对象为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 因药物的作用,敷贴后穴位皮肤会有轻微刺痛、发痒、发热感,属正常现象,切忌抓挠;
- 贴药处避免挤压,建议成人留置4—6小时,儿童0.5—2小时,患者可根据贴药后产生灼痛感程度调整敷贴时间,灼痛较为剧烈、不易耐受时,可提前去除三伏贴,若无特殊不适,可延长治疗时间,但建议不超过12小时;
- 极少部分对药物敏感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发泡现象,患者可回科室正规处理,消毒换药,防止感染;
- 药贴作用期间不宜剧烈活动;
- 去除药贴后,可正常进行体育活动,建议间隔1小时后再洗浴;
- 月经期如无其他禁忌症状,可正常来科贴敷。
灸治疗后的防护很重要,避免操作部位沾水,忌冷饮、吹空调、吹电扇等,避免受凉。不要抓挠施灸部位,灸后当天禁止洗澡,治疗期间禁止食用生冷及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多食蔬菜及其他粗纤维类食物,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养成定时排便及正确的生活作息习惯。 灸后皮肤发红、瘙痒者,可暂停治疗予以观察,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冬病夏治治疗期间注意:治疗当日不要冲凉水澡,饮食忌生冷、海鲜、辛辣、煎炸食物,不吃牛羊肉、鸭、鹅等发物;期间应禁烟酒,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等发物。
预约地址:门诊部二楼中医科预约电话:853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