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每天都有排便为何还是肠梗阻?警惕这种“假通畅”的肠梗阻


每天都有排便,为何还是肠梗阻?

肠梗阻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但有一类特殊类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能每天仍有少量排便,甚至排气,但肠道并未真正畅通。
 

这是为什么呢?

“半通半堵”状态:肠道部分阻塞(如肿瘤压迫、术后粘连),食物残渣和气体可通过狭窄处缓慢排出,但梗阻上游肠管仍扩张积气积液。

积存宿便排出:梗阻下方的肠道可能残留陈旧粪便,持续排出造成“畅通假象”,实际梗阻点上方仍有大量内容物堆积。

 

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

即使有排便,若合并以下表现,需警惕不完全性肠梗阻:

1. 腹胀难以缓解:进食后腹胀加重,平躺时腹部隆起明显(肠管扩张积气)。

2. 腹痛反复发作:阵发性绞痛,排便后短暂缓解,但数小时后复发。

3.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量减少、粪便变细;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4. 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粪臭味。

 

谁在悄悄堵住肠道?

病因揭秘↓↓↓

1. 术后粘连:腹部手术后疤痕组织牵拉肠管。

2. 肠道肿瘤:结肠癌、肠道息肉等占位性病变逐渐阻塞肠腔。

3. 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导致肠壁增厚、狭窄。

4. 其他:粪石堵塞、肠扭转、疝气嵌顿等。

关键提示:长期“假通畅”可能突然进展为完全性梗阻,引发肠坏死、穿孔!

 

如何揪出“隐藏的梗阻”

1. 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典型“阶梯状”表现)。

 CT扫描:精准定位梗阻点,判断病因(如肿瘤、粘连)。

2. 肠镜检查:直视下观察肠腔狭窄及黏膜病变,必要时取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