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全国爱眼日】得了白内障怎么办?


“医生,我这眼睛看东西很模糊,好像有眼屎一样,但是擦眼睛又什么都没有,眼睛不疼也不痒,也不红肿,这是啥情况?”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上年纪的患者来就诊,描述的症状如上,这可能就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白内障!

什么是白内障呢?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老年人患白内障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常常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致。

都有哪些症状?

视力下降: 这是白内障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症状。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色觉改变;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视野缺损。

需要怎么治疗?

首先要评估患者浑浊程度及视力情况。

当患者因白内障导致视觉功能无法满足日常视觉需求,患者有改善视力的意愿,且预计白内障摘除手术可改善现有视觉功能时,可考虑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 以下为其他手术适应证。

1.伴有明显的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单眼复视、眩光等。

2.晶状体混浊影响诊治眼后节疾病。

3.伴有晶状体源性炎性反应或继发青光眼(如晶状体溶解性、晶状体颗粒性、晶状体蛋白过敏性等)。

4.晶状体引起原发性房角关闭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5.晶体状体位置异常引起的继发性房角关闭或眼压升高。

 

我国现状老龄化明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日渐重视的话题,为了老年人的美好的生活,从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开始!